以下内容来源:青岛日报
企业创新能力越来越强
一端对接市场需求、一端连着技术发展,企业是科技创新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在崂山区,企业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强。数字是最好的注脚——2024年,崂山区新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09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瞪羚企业30家;10套技术装备获省级首台套认定,创历年之最;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79%,全省最高。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这些企业已然成为崂山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逢时(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逢时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短短6年时间,逢时科技生产的磷虾油销售额已跃居全球第一。科技创新正是该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的关键所在。“海洋生物医药是崂山区‘7+4+1’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的七大重点产业之一,我们主动融入崂山区创新体系,在全球布局五大研发中心,打通了‘科学到技术’‘技术到产品’‘产品到市场’的创新链条,以更快的速度响应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据逢时科技研发总监周芳介绍,公司成立以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探索出“三个三分之一”的创新模式,即:三分之一依托自主研发,三分之一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三分之一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截至目前,逢时科技已获知识产权42项,包括15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9项,并受邀成为国家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同时,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等多家顶尖科研机构创建科研共同体,深攻南极磷虾超前研发技术制高点。
从“向海要粮”到“向海问药”,成立以来,逢时科技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蔚蓝动力。2024年12月26日,逢时科技医药研发产业基地正式投产。此后不久,2025年1月,逢时科技便与青岛大学在基地内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展“磷虾油及高纯南极磷虾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步药理学评价”项目,这是逢时科技继“用于抗炎的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用于抗肿瘤的紫杉醇-磷脂复合物”两种磷脂修饰药物制备工艺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后,在海洋医药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逢时科技还将与中国药科大学就新型磷虾磷脂药用辅料进行联合研发,携手进一步拓宽南极磷虾的药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