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源:青岛日报
“海洋药物是医药行业的‘蓝色富矿’,基于海洋化合物结构的独特性和高生物活性,海洋化合物的成药性远高于陆地化合物。”
“海洋不仅是生计之源、知识之泉和创新之基,更是需要为子孙后代所守护的共同遗产。”
这些前沿观点,出自9月8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期间举办的四大平行论坛。分别聚焦海洋人工智能、港口航运可持续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青年人才等四大核心议题,这些平行论坛汇聚了各自领域中的院士专家、企业家与青年才俊,在思想碰撞中勾勒海洋发展新路径。
“向海问药”新篇章
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盖,这片蓝色疆域孕育着超过1000万种生物,其中蕴含的天然化合物成药性远超陆地生物,是人类探索新药的“蓝色宝库”。
2024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较2014年实现翻番,自主研发的海洋药物已占全球上市总量的28%。青岛的表现尤为突出——国际公认的16个海洋创新药物中,有2个诞生于此。
“向海问药”不是孤立的科研探索。来自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的嘉宾现场对话,谋划构建“全要素协同、全链条贯通”的产学研合作生态。逢时(青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以成看重企业与高校、院所、头部企业的协同创新。因此,逢时科技与中国药科大学、挪威阿克海洋生物等深度合作,面向南极磷虾进行药用价值深度开发,在降血脂药物、多肽药物开发等方面实现源头创新突破,正加速推动成果落地。